首页 男频 都市言情 名义:官至常务副,成最后赢家

  二零一四年的秋天,来得比往年都要早一些。

  省委大院里的那棵老梧桐,叶子已经黄了大半。

  沙瑞金站在办公室窗前,手里捧着一杯已经凉透的茶。

  办公桌上的红色电话刚刚响过,听筒还带着余温。

  恰如他此刻,面容静,暗流涌。

  “是陈启明同志。”他转过身,对坐在沙发上的田国富说。

  语音不高,却将一股看不见的重量,沉入空气里。

  田国富刚在文件上写完一个“阅”字,正待落款,闻言,那最后一笔便微微地向下一沉。

  他轻轻将笔搁下,抬头时,脸上已是惯常的沉稳:“发改委那位?”

  “嗯。”沙瑞金走回办公桌,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。

  “担任常务副省长,主管经济。”

  两人都是空降干部,来汉东已有半年光景。

  这半年来,他们动作不停,却步履维艰。

  棋至中盘,方觉局势之沉,推进之缓。

  赵立春虽上调中央,可他在汉东经营多年,关系网盘根错节。

  就连一个副市长的出逃,都能牵扯出许多双无形的手,将真相死死捂住。

  “陈启明......”田国富沉吟着。“我听说过他,六年前他在清州市搞的那个产业转型,动静不小。”

  沙瑞金点点头:“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,六年时间培育出三个新兴产业园区。更难得的是,他推行的国企改制,八千多名下岗职工全部妥善安置,没有引发一起群体性事件。”

  “这么说,是个既能干事,又会干事的。”田国富微微挑眉。

  “只要不是个挑事的都好。”沙瑞金笑着说道,似乎小小地幽默了一下。

  “你我在汉东这盘棋上,有时难免掣肘。”

  “现在,上面落下这关键一手……你说是来帮我们破局,还是来确保这棋,必须按规矩下完?”

  田国富沉默着没有接话,这种话沙瑞金可以说,但他不能随意回应。

  就在这时,秘书轻轻敲门进来:“沙书记,高育良副书记来了。”

  沙瑞金和田国富交换了一个眼神,两人心照不宣。

  “请他进来。”

  高育良进来时,脸上带着惯常的温和笑容。

  他先是和两人打了招呼,然后很自然地坐在了田国富旁边的单人沙发上。

  “育良同志来得正好。”沙瑞金示意秘书添茶。“我们正在讨论陈启明同志调任的事。”

  高育良接过茶杯,轻轻吹了吹热气:“我已经听说了。启明同志能来,对我们汉东的经济工作是个好消息。”

  他的语气很平静,就像在谈论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人事调动。

  但沙瑞金注意到,他端着茶杯的手指,微微收紧了些。

  “是啊。”"田国富接话。“特别是现在这个时期,确实需要陈启明这样懂经济的干部。”

  高育良抿了一口茶,若有所思,

  “说起来,在国家行政学院的时候,我有幸当过他的法学老师。”

  “记得他在国家行政学院进修的时候,思想觉悟就很高呐,还喜欢明史,是个好同志啊。”

  三人又聊了几句,高育良便起身告辞。

  临走时,他像是突然想起什么,回头对沙瑞金说:

  “瑞金书记,启明同志初来乍到,要不要安排个接风宴?”

  “这个自然。”沙瑞金点头。“等他安顿下来再说。”

  门轻轻合上,田国富望着门口,缓缓道:“育良同志,似乎对这位新来的常务副省长很上心啊。”

  沙瑞金没有接话,只是转身望向窗外。

  雨还在下,而且越下越大了。

  离开省委大楼,高育良回到家中,公安厅长祁同伟早已在书房等候。

  今天是个揭晓消息的日子,不知多少人都在探听着消息,祁同伟的到访在高育良的意料之中。

  “高老师,消息确实了吗?”祁同伟站在书桌前,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焦急。

  高育良正慢条斯理地泡着大红袍。

  紫砂壶在他手中稳稳倾斜,茶汤如一道金色的细线,准确无误地注入茶海。

  “坐下说话。”他头也不抬。“急什么?”

  祁同伟这才意识到自己还站着,连忙在对面坐下,却只坐了半个椅子。

  “陈启明这个人,不简单。”高育良将一杯茶推到祁同伟面前。

  “他在清州市当市长时,我就关注他了,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,硬是被他搞出了三个新兴产业园区。”

  祁同伟接过茶杯,却无心品尝,只是轻轻放下。

  “老师,这个时候调他来,是不是意味着上面对我们汉东的工作......”

  “你看,又急,先喝茶!”高育良打断他,语气带着一丝不满。

  “陈司长是经济领域的专家,汉东现在正需要这样的人才。”

  话虽如此,但祁同伟注意到,老师泡茶的动作比平时慢了几分。

  “可是老师。”祁同伟速度喝了口茶,随即压低声音。“丁义珍的事还没完,这个时候来一个常务副省长,会不会......”

  “做好你分内的事。”高育良看了他一眼,目光深邃。“记住,不管谁来,工作都要照常开展。公安厅这一块,你要把握住。”

  祁同伟连忙点头:“我明白,老师。”

  从高育良家出来,祁同伟坐在车里,久久没有发动引擎。

  雨点噼里啪啦地打在车窗上,像是在催促着什么。

  他掏出手机,犹豫了一下,还是拨通了一个号码。

  “是我。”他压低声音。“陈启明要来了,任常务副省长。......对,就是那个在清州市搞改革的。你们那边,最近都收敛点。”

  “改革改革,我们可不能是被革的那个。”

  挂了电话,他长长地吐出一口气,这才发动了车子。

  光明峰项目工地上,又是另一番景象。

  李达康站在雨中,任凭雨水打湿了他的西装。

  他正在听项目负责人汇报进度,眉头紧锁。

  “达康书记,雨大了,要不咱们去工棚里说?”秘书撑着伞提醒道。

  李达康摆摆手:“就在这儿说。工期耽误一天,就是一天的损失。”

  项目负责人战战兢兢地继续汇报。

  李达康不时打断,问的问题个个切中要害。

  就在这时,他的手机响了,听完电话,他的脸色更加凝重。

  “怎么了,达康书记?”秘书关切地问。

  “常务副省长的位置是发改委陈启明的了。”李达康简短地说。

  项目负责人显然也听说过这个名字,脸上露出不安的神色。

  这可是一位下手果断的主啊。

  李达康看了他一眼,语气严厉:“不管谁来,光明峰项目都必须按时完工。这是京州今年的头号工程,谁也不能影响进度!”

  说完,他转身走向下一个视察点,脚步坚定。

  雨水顺着他的发梢滴落,他却浑然不觉。

  夜幕降临,省委大院四号楼的灯光亮了起来。

  工作人员正在做最后的打扫整理,为即将到来的新主人做准备。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