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男频 玄幻修真 大明:贪污百亿,朱元璋夸我忠臣

  “你好大的胆子。”

  “竟敢辱骂朝廷命官。”

  “来人,将此人拿下。”

  “重打二十大板。”

  鲁明义听到青年所言,立刻大喊起来。

  几名衙役立马上前,将青年扣下。

  青年见此,不卑不亢。

  他就那么认真地看向杨先。

  “嗯?”

  杨先面无表情。

  心中并没生气。

  其实,在这些流民来到府衙的时候,杨先就发现,这个青年跟其他人气质不同。

  而如今,对方又说出这番话,倒是引起了他的兴趣。

  “你们放开他。”

  杨先一挥手。

  衙役立马松手。

  “说说看,你为什么觉得,两年让扬州恢复繁荣,是在痴人说梦?”

  杨先询问说。

  青年不卑不亢道:“杨大人,你可知,农田如何开荒?”

  “开荒之后,要如何打理?”

  “还有,农田的灌溉,怎么挖渠?”

  “除了这些之外,您别忘了,最近几年,全国都是旱灾。”

  “水源问题如何解决?”

  “至于房屋的重建,需要多少银两?”

  “据我所知,朝廷拨了六千两白银,这笔钱,如何分配?”

  “……”

  等到青年将所有问题罗列而出。

  而后认真道:“大人这些问题,单单是处理一件,可能都需要好几年时间。”

  “所以,小人才说,两年内,想要让扬州恢复往日的繁荣,是痴人说梦。”

  “如果您要打,就打我吧。”

  对方的直言进谏,倒是让杨先刮目相看起来。

  “你叫什么名字?”

  杨先询问说。

  “在下李进。”

  杨先眼前一亮。

  对于此人,他倒是印象深刻。

  两年后。

  洪武四年。

  也就是三年后。

  朝廷首届恩科。

  因其表叔马三刀贪污,导致其头颅埋于恩科大殿之下。

  科举士子需要踩其头颅,进入大殿考试。

  而李进因马三刀对其有恩,跪着进入其中,被太子朱标器重。

  后因其才学,成为副都御史、宣府巡抚,深受朱元璋信任。

  而原主杨宪被车裂,李进起了一部分作用。

  “原来是你。”

  杨先笑笑。

  “大人知道我?”

  李进惊奇。

  杨先并没解释,而是淡漠地说道:“我问你,这天下,是谁的天下?”

  李进有些懵。

  随后朗声道:“自然是大明天子,朱皇上的天下。”

  杨先微微颔首。

  “你只说对了一半。”

  “天下,自然是皇帝陛下的。”

  “但是,天下,还是黎民百姓的天下。”

  “当今天子,体恤爱民,势要将大明变为繁荣昌盛的国家。”

  “以陛下一己之力,自然无法做到,因此,需要文武百官辅佐,天下百姓共同维护,士农工商,各司其职。”

  “同理,我身为扬州巡抚,若是我一人治理,自然无法让扬州繁荣发展。”

  “我需要各州、各县通力合作,两年扬州土地全面复耕,乍一听,确实很难。”

  “至于修复房屋,恢复名声发展,让扬州再次成为鱼米之乡,更是难上加难。”

  “可如果有百姓们陪我们这些父母官一起努力,众人拾柴火焰高,自然就有希望。”

  说到此处。

  杨先让衙役拿来一捆用于生火的枯枝。

  杨先齐出其中一根。

  递到了李进的面前。

  “你把它折断。”

  杨先淡淡地说。

  咔。

  李进轻松折断。

  杨先接着将那捆枯枝递到对方面前。

  “现在,你把它们折断。”

  李进闻言,立马尝试起来。

  可惜的是,吃乃的劲都使出来了,那捆柴却没任何变化。

  杨先负手而立。

  “我送你一句话。”

  “一人之力难以擎天,万众之肩定能填海。”

  李进微微一愣。

  他不可思议地盯着杨先。

  嘴里不断复述着对方所言。

  最终。

  李进跪在地上,朝杨先拜了三拜。

  “杨大人,小人知道了。”

  “我这就回去,写一封召回信,让离开扬州的世子回来。”

  “除此之外,在下还有一些提议。”

  杨先认真地看着对方。

  李进当即侃侃而谈。

  “大人,在下认为,恢复耕种,房屋重建,只是一方面。”

  “想要让扬州恢复繁荣,需要商人,而除此之外,还需要重新开辟运河,恢复漕运。”

  “而根据在下所知,前朝扬州之所以繁荣,乃是因为两淮盐业,以及南北货贸易。”

  “除此之外,作坊漆器,玉器、铜器、刺绣等,也需要。”

  “这些,虽然是日后才需要考虑的,可您只有两年时间。”

  “所以,这些事,必须要提前布局。”

  “当然,眼下最要紧的事,还是让离开扬州的居民回归。”

  “然而,此事说起来容易,但想要完成,却十分困难。”

  顿了顿,李进跪地道:“还请大人先饶恕我们的大不敬之罪。”

  杨先挥手道:“但说无妨,恕你无罪。”

  “谢大人。”

  李进起身后,当即道:“小人之前在城外,听到衙役传信之时,心中并不相信。”

  “只是那会儿,我觉得与其饿死,还不如回城看看。”

  “甚至……我们还计划着,如果大人是欺骗我们的话,就直接抢了粮仓,死也要当个饱死鬼。”

  说这话的时候,李进额头已经冒出冷汗。

  之前那些流民,此刻也是瑟瑟发抖。

  哪知。

  杨先并没生气,而是一脸沉吟之色。

  他知道,李进所言非虚。

  百姓不信任官府。

  这并不奇怪。

  毕竟元朝后期,权臣当道,百姓民不聊生。

  所以,官员的信任度,很难提升。

  “看来,我也得效仿先秦时期的商鞅,搞一场徙木立信的手段了。”

  杨先心中暗自思忖着。

  万事开头难。

  只要人丁足够,办什么事都简单许多。

  这时。

  门外,一道急促的马匹嘶鸣之声传来。

  鲁明义闻言,立马往外走去。

  当再次回来的时候,身旁还搀扶着一名衙役。

  但此刻。

  那衙役浑身伤痕累累。

  “怎么回事?”

  杨先立马上前询问起来。

  那名衙役沙哑着嗓子道:“大人,卑职辜负了您的重托。”

  “我没能完成任务,还请大人重责。”

  在杨先的一番询问之下,衙役才把来龙去脉说了出来。

  原来。

  眼前这名衙役,奉命前往三州、七县送告示。

  然而刚来到通州与扬州的交界处,便被一群山贼拦住了。

  他们见衙役一身官服,于是胖揍了一顿。

  不只如此,还抢走了告示。

  在得知,扬州府衙有着食物的时候,那群山贼还叫嚣着,要前来抢夺库银以及粮食。

  听到此话,一旁的鲁明义顿时道:“大人,此事,我们应该上奏朝廷,让朝廷剿匪。”

  李进见此,当即皱起了眉头。

  一番思忖,当即道:“大人,我觉得,我们应该招安。”

  “那些山贼我碰到过,他们不像是坏人,去年冬天,我带着年迈的父亲前往通州,被他们拦住,他们见父亲老迈,就放过我们。”

  “不只如此,他们还给了我们食物。”

  “只可惜,父亲早已经是强弩之末,吃完那顿饭,就归天了。”

  “后来,还是他们帮我将父亲安葬,以免曝尸荒野。”

  杨先微微颔首。

  在这个时代。

  如果不是为了口饭吃,正常人谁会落草为寇啊?

  而因为李进这番话,杨先对那些山贼印象大为改观。

  于是,杨先让村民先找地方休息。

  而他,则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。

  只听杨先认真道:“各位,你们留在此处,我去一趟通州地界。”

  “我要会会那群山贼。”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