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男频 玄幻修真 大明:朕登基第一战,灭女真!

  朱厚照从演武阁出来,夜色已经很深了。

  他袖中揣着两本秘籍,一本《玉女真经》,一本《素女剑法》,都是给云罗那丫头准备的。

  夜风吹过,拂动他玄色的衣角,带来一丝凉意。

  他没有走灯火通明的宫道,而是选择了一条僻静的夹道。

  这条路能更快地回到养心殿。

  走着走着,拐角处一个人影匆匆撞了过来。

  “哎哟。”

  一声轻呼,那人影跌坐在地上。

  是个年纪不大的小宫女,怀里抱着一盆刚洗好的衣服,水洒了一地。

  她吓得脸色发白,跪在地上一个劲地磕头。

  “奴婢该死!奴婢该死!”

  两名负责巡夜的大内侍卫闻声而至,腰间的佩刀出鞘半寸,寒光一闪。

  “什么人!竟敢在此冲撞!”

  “擅闯禁道,按宫规当处死!”

  小宫女的身体抖得和筛糠一样,头埋得更低了。

  “住手。”

  朱厚照出声制止。

  侍卫这才看清了朱厚照的脸,连忙收刀下跪。

  朱厚照没有理会侍卫,他低头看着那个小宫女。

  “你叫什么名字,是哪个宫的?”

  小宫女战战兢兢地抬起头,一张小脸满是泪痕。

  “奴婢……奴婢叫罗晓瑶,是浣衣局的……奴婢是来送衣服的,迷了路,才误闯到这里,求大人饶命!”

  朱厚照打量着她,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姑娘,看上去年纪比自己还小些。

  “起来吧。”

  他的声音很平。

  “你跟着我走。”

  罗晓瑶愣住了,不敢动。

  两名侍卫也有些发懵。

  朱厚照没再多说,转身就走。

  罗晓瑶咬了咬牙,从地上爬起来,抱着空木盆,低着头跟在他身后。

  一路无话。

  朱厚照的步子不快,罗晓瑶跟在后面,连大气都不敢喘。

  她能闻到前面那人身上传来的一股淡淡的龙涎香,那是只有宫里最尊贵的人才能用的熏香。

  她心里愈发害怕,不知道自己会被带到哪里去。

  走了许久,前方出现一座灯火通明的宫殿。

  朱厚照径直走了进去。

  殿内温暖如春,陈设算不上奢华,却处处透着一股威严。

  “你就在这儿等着。”

  朱厚照吩咐了一句,便走入了内殿。

  罗晓瑶局促不安地站在殿中央,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放。

  一个老太监走出来,搬了个小锦墩放在她身后。

  “姑娘,坐吧。”

  罗晓瑶吓了一跳,连连摆手。

  “不敢,不敢,奴婢站着就好。”

  太监没有勉强,只是退到了一旁。

  过了一会,朱厚照换了一身常服走了出来。

  他坐到主位上,端起一杯茶。

  “你是河间府人?”

  罗晓瑶一怔,点了点头。

  “是。”

  “家乡今年收成如何?”

  罗晓瑶的嘴唇动了动,想起了奏折里河间知府写的“风调雨顺,百姓安乐”,她不敢说实话。

  “收成……收成还好。”

  朱厚照放下茶杯,杯子与桌面碰撞,发出一声轻响。

  “说实话。”

  罗晓瑶眼泪吧嗒吧嗒地往下掉。

  “回公子……今年河间发了大水,地里的庄稼淹了一大半,收成很不好。”

  “可……可县太爷还是按丰年的收成收税,交不上税的,就要被抓去坐牢。”

  “奴婢的爹娘,就是为了给家里凑税钱,才把奴婢卖进宫里的。”

  她说完,又跪在地上,泣不成声。

  养心殿里很安静。

  朱厚照没有说话,他只是静静地看着这个哭泣的女孩。

  他想起了那份来自河间府的奏折,上面用华丽的辞藻描绘了一幅太平盛世的画卷。

  奏折上的每一个字,都像是一记耳光,火辣辣地抽在他的脸上。

  原来,这就是他的大明。

  这就是他治下的百姓。

  许久,他才开口,声音有些沙哑。

  “来人。”

  之前那个老太监走了进来。

  “派人,送她回浣衣局。”

  “告诉浣衣局的管事,她是朕的人,不许任何人欺辱。”

  “是,皇爷。”

  老太监躬身领命。

  罗晓瑶整个人都僵住了。

  皇……皇爷?

  她猛地抬头,看向那个坐在主位上的少年。

  那张年轻的面孔,此刻在她看来,却有着山岳一般的威势。

  朱厚照从怀里掏出一锭银子,约莫十两。

  “这个你拿着。”

  他把银子递给老太监。

  “想办法托人带给你父母,让他们把地赎回来。”

  老太监接过银子,走到罗晓瑶面前。

  “姑娘,走吧。”

  罗晓瑶浑浑噩噩地站起来,跟着老太监往外走。

  走到殿门口,她回头望去,正好看见殿檐下悬挂的匾额。

  三个烫金大字,在灯笼的映照下,让她一阵晕眩。

  养心殿。

  她腿一软,差点又跪下去。

  老太监扶了她一把,低声道:“姑娘,皇爷的恩典,记在心里就是了,莫声张。”

  ……

  第二天。

  朱厚照没有去上朝。

  他改了规矩,三日一朝,非军国大事,不必日日早起听那些文官吵架。

  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。

  御案上,摊开着一摞摞的卷宗。

  那是曹正淳连夜送来的,东厂的百官录。

  还有来自西厂,护龙山庄,以及辽东前线的密折。

  他一封封地看过去。

  内阁。刘健和李东阳在退朝后,又秘密召见了几名户部和兵部的官员。他们虽不敢明着反对王守仁挂帅,却想在粮草和军械上做文章,安插自己的人手。

  老狐狸。

  护龙山庄。铁胆神侯的义子,归海一刀和段天涯,已率三百密探抵达辽阳城外,暗中协助守城。

  皇叔的动作,倒是快。

  朝鲜。西厂督主雨化田,已于昨日抵达汉城。

  辽东。王守仁与钱宁率领的大军,已出山海关,正向辽阳疾驰。钱宁对王守仁一个书生当主帅,口服心不服,几次在行军路线上发生争执,都被王守仁压了下去。

  最后,他将目光定格在另外一本红漆密折上。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