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男频 都市言情 名义:官至常务副,成最后赢家

  沙瑞金脸上的那点随意消失了,眼神变得严肃起来,透过小小的窗口,直直地盯着李达康。

  “这不是无所谓,这是典型的懒政!尸位素餐!”

  见李达康态度诚恳,额角甚至因为憋屈和不适渗出了细汗,沙瑞金语气稍缓:“进来坐着说吧。”

  “不,沙书记,我就该在这蹲着!”李达康拒绝了,声音带着决绝。

  “这是我活该!是我监管不力、失察的惩罚!我就该尝尝群众来办事的滋味!”

  沙瑞金看着他,沉默了几秒,不再勉强,只是沉声道。

  “那就坐着那个小马扎。”

  “这个窗口,必须尽快整改!”

  “现在陈启明同志也已经到任了,他是带着中央的期望来抓汉东经济和民生的。”

  “如果让他看到这些龌龊事,看到我们汉东的干部是如此对待群众诉求的,他会怎么想?”

  “他会觉得我沙瑞金治下的汉东,就是这般模样吗?”

  他顿了顿,脸色阴沉,意味深长地补充道。

  “启明同志过来,除了搞活经济,恐怕也带着眼睛在看。”

  “我们不求面上多光鲜,但这种懒政现象,必须杜绝!”

  这番话,看似在说窗口问题,实则是在提醒李达康,陈启明的到来,意味着汉东的方方面面,尤其是干部作风,都可能被放在放大镜下审视。

  李达康是何等聪明的人,立刻听出了其中的深意,心中凛然,若有所思地重重点头:“我明白,沙书记!您放心,我亲自督办,立刻整改!”

  “好,你处理吧。”沙瑞金说完,便从里面的门离开了信访大厅。

  送走沙瑞金,李达康心中的火气再也压制不住。

  他猛地站直身体,因为腿麻还踉跄了一下,对着门外的刘秘书吼道。

  “马上把孙连城给我叫来!立刻!让他跑步过来!”

  “还有,通知信访局,重新开放,让外面的群众都进来看看孙区长。”

  不一会儿,孙连城气喘吁吁地赶到信访大厅时,只见门口已经排了一横排,群众们好奇地张望着里面。

  而李达康,正坐在刚才沙瑞金坐的位置上,面色铁青地看着文件。

  “哟,李书记,您……您怎么在这?有什么事您叫我过去就行了,这闹得……”

  孙连城心里发虚,脸上堆着笑,连忙凑到窗口前,习惯性地就想蹲下。

  李达康仿佛没听见,头也不抬,继续看着手里的文件,只是那翻阅纸张的声音,在寂静的大厅里显得格外清晰。

  孙连城蹲在窗口外,进也不是,退也不是。

  门口的群众开始窃窃私语,甚至传来几声低低的哄笑。

 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,李达康足足晾了孙连城十几秒,才缓缓抬起头,用一种极具压迫感的眼神,冷冷地盯住他。

  孙连城被盯得心里直发毛,腿上蹲得又酸又麻,几乎快要支撑不住。

  他勉强挤出一个笑容:“李书记,我……”

  “连城啊。”李达康终于开口了,身体微微前倾,声音不高,却字字清晰。

  “底线原则还要重复吗?涉及群众利益,就没有小事之说!这一个个具体诉求,看似是点,连起来就是面,汇集起来就是我们执政的基础!”

  “蚁穴不堵,足以溃堤。”

  “矛盾不化解,迟早要出大乱子。”

  “是,是,李书记,我明白……”孙连城连忙点头。

  “哦,还有。”李达康打断他,语气转而提到另一件事。

  “企业办社会职能剥离,我市已经基本解决了。企业办的学校、幼儿园,都移交地方政府了,对吧?”

  孙连城腿麻得厉害,几乎要跪下去,他苦着脸说:“是,是,李书记……那个,我进去给您详细汇报行吗?”

  “不听你汇报!”李达康立刻摆手,语气斩钉截铁。“咱们就在这,好好说两句。我刚才说的那个事,教师和保育员的事业待遇接转,你们光明区,有没有拖啊?”

  孙连城低下头,抿着嘴,鼓着气,不说话。

  李达康嗤笑一声:“拖了吧?”

  他往后一靠,倚在椅背上。

  “至少三百多人的事业待遇没落实!你不落实,人家能不闹吗?能不上访吗?”

  “不是,李书记,您听我解释。”孙连城急忙抬头,露出焦急的神色。

  “主要是这个资金问题……这个改制,有一部分资金需要区里财政配套,我们区里……实在是没钱啊!”

  他指了指窗口外那四个小马扎和冰糖盘子。

  “甚至这些,还是我私人掏了六十块钱买的呢!”

  “啪!”李达康猛地一拍桌子,身体再次前倾,目光冰冷如刀。

  “孙连城!你不要跟我扯这些客观理由,更不要把几百人的切身利益当成小事!”

  “我告诉你,一件小事解决不好,完全能击垮你办成的九百九十九件大事!”

  “这会严重影响我们政府的形象!你这就是懒政,是实实在在地在给我李达康脸上抹黑!”

  他深吸一口气,压着怒火,声音从牙缝里挤出来。

  “省里新来的陈省长,是主管经济和民生的,他是实干派,眼睛里不揉沙子!”

  “要是让他亲自发现这些问题,你让他怎么看我李达康?怎么看待我们京州市?怎么看待光明区?”

  “还有,你们那个区长书记接待日,弄那么多警察干什么?怕群众吗?怕就别来!来了就别把人民群众当敌人!”

  孙连城被骂得狗血淋头,还想辩解:“李书记,不是……这些桩桩件件,当初都是丁义珍在的时候定下的规矩,他……”

  “别跟我扯丁义珍!”李达康一听这个名字,更是火冒三丈,指着孙连城的鼻子。

  “丁义珍跑了,他的问题组织会处理!但现在光明区的工作是你孙连城在主持!你就说,改不改?!”

  “改,改!李书记,我们一定尽快改!”孙连城连声应承,心里却是一阵憋屈和不忿。

  这些烂摊子,明明都是你李达康重用丁义珍那个贪官搞出来的,现在倒全成了我的不是?

  他也听出来了,李达康之所以发这么大火,一方面是确实恼火懒政,更重要的,是怕在新来的常务副省长陈启明面前丢分,影响他李达康能干事的形象,进而可能影响他竞争省长的前景。

  毕竟,谁不知道李达康盯着刘省长退下来的位置已经很久了,外面可都在传沙李配呢。

  因此,这位主管经济的常务副省长的态度,就显得极为重要。

  能不能沙李配,恐怕还得陈启明说了算。

  “哼!”李达康狠狠地瞪了孙连城一眼,理了理因为激动而有些凌乱的衣领,不再多说,气冲冲地起身离开了座位,大步走出了信访大厅。

  留下孙连城一个人,狼狈地扶着窗口边缘,试图站起来,却因为腿麻半天动弹不得,只能在身后群众愈发清晰的议论和目光中,满脸通红地挣扎着。

  李达康坐进车里,看着雨刷器机械地摆动,心中那股郁气仍未消散。

  陈启明的到来,沙瑞金的提醒,孙连城的懒政……这一切都让他感到,京州问题不小。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