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女频 古代言情 佛子郡王他死缠烂打,又争又抢!

  “你说的对,这些年也只有在梦里几回,能梦到吴郡的景致了。”

  谢云玉听了道:“那我们这几日给家中去封信,收拾收拾就去吧。”

  谢老太爷听了点头。

  萧凌这里,自从太子来了,他就没有消停的时候。

  终于五日过后,太子被皇帝派人给叫回去了。

  萧凌松了一口气,想起来去找谢云玉,将两人之间事情说清楚。

  可是等他来到望月别院敲开门后,却被门房告知老太爷带着小姐回吴郡老家了。

  萧凌在门口站了半天,无奈转身,缓步走下了清凉山。

  最后又来到凉亭里,坐在石凳上,怔愣半晌。

  她真的一点都不在意那晚的事吗?

  不,没有女子会不在意的。

  她说我们两家家世不匹配,所以这是在躲着我?

  萧凌想半天,伸手将石桌打开,看着里面空荡荡的,似乎自己的心像这石桌一样空。

  想起来第一次,在这石桌里见到的那袋炒松子。

  青蓝色的袋子装着,打开后一股坚果的香味扑鼻而来。

  也不知道她是怎么做的,里面带着咸香味,尝了一颗很好吃,就鬼使神差的将松子给带走了。

  为了表示歉意,自己将手腕上的沉香木手串退下来,当做回礼。

  第二次,沉香木手串不见了,里面出现了一包梅子糖。

  自己尝了一颗,酸酸甜甜的口感不错。

  第三次,他在这里看到了一串翡翠念珠。

  第四次,看到自己的画被填上了颜色。

  第五次,一副上联。

  第六次,第七次……

  现在想想,炒松子,梅子糖,画上的娇嫩的颜色……

  无一不能体现她女子的身份,自己当时怎么就没有往这边想呢。

  可能是之前随着师父来拜访,望月别院里并未见到小娘子吧。

  后来两人明确了身份后,相互避嫌,几乎没有再见面。

  仔细算算,两人一共就见过两面。

  第一次是春日里躲雨,她的头发衣服被雨水淋湿,整个人略显狼狈。

  但纵然如此也不难看出,她姿容秀美端庄,且一身的书卷气遮也遮不住。

  第二次见面,就是在那夜月色明亮的碧潭中了。

  月光下萧凌不光看了谢云玉的身子,还看清了她娇美如花的脸。

  那张脸,这几日像是印在他的脑海中一般。

  白天会出现,夜里会出现,梦里还会出现。

  清心咒已经完全不管用了。

  师父看出来后却只说:“你动了凡心,该下山了,莫要让家中担忧。”

  萧凌听了红着脸问:“师父,她是我的正缘吗?”

  天一大师笑了笑道:“这要看你自己的了。

  能娶到她,就是你的正缘。娶不到,她就是你的心魔。”

  萧凌这会儿又想来,那夜的谢云玉被水浸湿的发,因动情而红的脸,柔软白腻的肌肤……

  果然快要成心魔了。

  可是她已经随着祖父回了江南吴郡,自己要怎么办呢?

  小厮清风在旁边站了很久,一直看着萧凌出神。

  眼见着天色接近正午,到了该用饭的时间了,就上前 提醒萧凌。

  “郎君,快正午了,我们该回去了。”

  萧凌才回过神来。

  沿着漫水桥走的时候,路过那夜的荒唐之处,忍不住又看了几眼。

  佳人已不见,只剩下一池碧水静流。

  萧凌看着潭水,幽幽道:“你说一个人她躲着你,去了很远的地方,你要怎么办?”

  清风和清尘,清泉三人,都是萧凌的贴身小厮。

  前几天被下药一事,当时是清尘服侍在侧,却被那顾莲菲使计给调走了。

  如此失职,萧凌很生气,将他给贬回去了,换了清风过来。

  清风过来后吸取教训,萧凌几乎走哪儿跟到哪儿?

  现在听了萧凌的问话,想了想道:

  “我是侍卫,肯定不能随便离开郎君,离开京城。

  若是如此,那就看她家人还在京中没有,有的话就去问她家人。

  没有的话就让朋友先去打听……”

  萧凌只听了第二句,嘴角就微勾。

  是了,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,谢家不还在京城吗?

  谢云堂在翰林院当值,他父亲在南山书院教书,他二哥还要准备后年的科考。

  就不信她能一直呆在江南不回来,

  想到这里,萧凌的脚步轻快了许多,朝着身后的清风吩咐道:

  “你去查查谢老太傅为何离开了望月别院,去了何处,何时归来。”

  “喏。郎君。”清风领命而去。

  再说太子回了宫中,立即去面见皇帝。

  “参见父皇。”

  皇帝从奏折中抬起头,看了一眼太子:“唔……太子回来了。

  说说吧,劝了这么几天,劝的如何了?”

  太子一本正经,恭敬回答道:“凌儿从小认准的事情,哪有那么好改的。

  孩儿劝了两天无果,最后还是请了天一大师来劝。

  大师说他尘缘未了,不适合出家。

  儿臣问大师,表弟不肯成婚怎么办?

  大师说,他命中有一人,娶到了就是正缘,娶不到就是心魔。”

  皇帝一听来了精神:“哦,大师可有说是什么人?”

  太子摇头。

  “儿臣也想知道,究竟是何人,但是大师没说。”

  “那凌儿怎么说的?”皇帝继续问。

  “他说既然大师说他尘缘未了,那他同意成婚。

  但是跟谁成婚,什么时候成婚,他要自己说了算。

  并且让我回来告知父皇您,请您下一道旨意给他,以免姑母以后反悔。”

  皇帝长叹一声道:“唉,儿女都是债啊。”

  太子看了皇帝一眼,而后又说:“父皇,现在他已经松口说不出家了。

  依照儿臣之见,还是依了他吧。

  不然姑母和他再闹腾起来,恐最后是两败俱伤的局面,这也不是我们想看到的。”

  皇帝听了点头:“言之有理,这些年呐,是你姑母的不对,一直逼着他成婚。

  下一道这样的旨意也好,省的你姑母瞎折腾。”

  皇帝写了旨意,又召晋阳长公主觐见。

  长公主听了萧凌的要求后问:“他想什么时候成婚什么时候成婚,那他要是五十岁才成婚怎么办?”

  皇帝听了道:“那朕就加上一个期限,以三十岁为限,如何?”

  “三十岁,而立之年,会不会有些晚了?”晋阳大长公主又皱眉道。

  太子听了开口劝道:“姑母,凌表弟在寺里长大,与俗世接触不多。

  我们现在应该先稳住他,将他从山上弄回来,在朝中随便给他安排点事儿干。

  这红尘俗世,色泽万千,沾染久了,总能遇上他喜欢的。

  总比他现在日日在山上强点吧?”

  皇帝听了点头道:“循序渐进,太子所说不错。”

  晋阳长公主听了也点点头道:“太子说的对,现在关键是要稳住他不再做出家的打算。

  然后再筹谋让他回京中,不要继续住在山上,这是对的。

  行,陛下,就听太子的吧。”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