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女频 现代言情 哥,咱这是民航,不是战斗机!

  航空管理局,顶层会议室。

  部长将一份任命文件推到会议桌中央。

  “经总局研究决定,6511次航班机长一职,由许泽霖同志接任。”

  一石激起千层浪。

  在座的所有人,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角落里那个年轻得过分的男人。

  许泽霖。

  国内民航史上,最年轻的王牌机长。

  这个头衔,今天正式加冕。

  “我反对。”

  一个不和谐的声音打破了短暂的沉寂,说话的是航空管理部的老人王强。

  他眉头紧锁,毫不掩饰自己的质疑。

  “部长,这太草率了。”

  “6511是什么航班?那是黄金航线,客流量巨大,容不得半点闪失。”

  王强扶了扶眼镜。

  “他太年轻了,嘴上没毛,办事不牢。万一在天上遇到点突发情况,他能担得起这个责任吗?”

  “恐难担重任。”

  这五个字,掷地有声,砸在每个人的心头。

  会议室里响起一片细碎的议论声,显然,王强的担忧代表了大部分人的心声。

  许泽霖始终沉默着,仿佛外界的喧嚣与他无关。

  他只是平静地站起身,走上前,准备接下那份任命。

  就在他的指尖触碰到文件的瞬间,一道只有他能看见的幽蓝色数据流在眼前闪过。

  【叮——】

  【专属飞行辅助系统已激活。】

  【任务目标:6511航班首飞任务。】

  【任务启动,开始进行综合风险评估……】

  【评估完毕。】

  【风险预警等级:中。】

  许泽霖的瞳孔微不可察地缩了一下。

  中级风险?

  对于一条成熟的黄金航线而言,这个等级已经算得上是警报了。

  他面色不改,指尖在手机屏幕上看似随意地划过.

  实则已经将系统弹出的所有初始数据,悄无声息地存入了加密备忘录。

  部长锐利的目光扫过全场,最终落在王强身上。

  “王强同志,你的顾虑我理解。

  但许泽霖同志的履历和技术评估报告,在座的各位都看过,每一项都是S级。”

  “我们选拔干部,看的是能力,不是年纪。”

  部长的话语不容置喙,他转向许泽霖,语气缓和下来。

  “泽霖,有没有信心?”

  许泽霖拿起任命文件,对着部长和在座众人,微微颔首。

  “有信心。”

  这份超乎年龄的沉稳,让原本嘈杂的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。

  会议结束后,许泽霖在走廊被王强拦住了。

  “许机长,留步。”

  王强的称呼里带着几分刻意的生疏。

  许泽霖停下脚步,静静地看着他。

  王强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抽出一份厚厚的文件夹,递了过来。

  “这是近十年来,国内外所有重大飞行事故的案例汇编,内部资料。”

  许泽霖接了过来,入手沉甸甸的。

  王强的声音压得很低,带着一股“过来人”的告诫意味。

  “我知道你们年轻人有冲劲,想创造纪录,想一飞冲天。”

  “但别因为一个‘最年轻’的头衔就头脑发热,冒失前进。”

  “蓝天之上,任何一点微小的失误,代价都是数百个家庭的毁灭。”

  “你好好看看吧,对你有好处。”

  说完,王强深深地看了他一眼,转身离去。

  许泽霖站在原地,垂眸翻开了文件夹的第一页。

  那是一起因极端天气处置不当导致的空难,照片触目惊心。

  【系统扫描中……】

  【案例:XX航空3721航班,遭遇罕见‘微下击暴流’

  机组误判风切变强度,处置失当,导致飞机失速坠毁。】

  【关键风险点已标注:

  微下击暴流预警识别、极限姿态改出程序、机组资源管理(CRM)崩溃。】

  幽蓝色的数据框覆盖在报告的关键段落上,将人为失误和环境因素剖析得清清楚楚。

  许泽霖一页一页地翻看着。

  每一页,系统都会同步进行扫描、分析、标注。

  那些冰冷的事故报告,在他眼中,变成了可以规避、可以战胜的数据模型。

  他合上文件夹,抬头看向王强远去的背影。

  安全永远第一。

  ……

  首飞前夜。

  机长宿舍的灯光亮到凌晨。

  许泽霖没有休息,他坐在书桌前,面前的平板电脑上,正显示着一幅精密的三维航线图。

  这正是6511航班的完整航路。

  “系统,以6511航线为基础,模拟十种最高等级的突发天气状况。”

  【指令确认。】

  【场景一:‘超级单体’雷暴群生成,位置,航路点B224。】

  话音未落,屏幕上的三维航图中,红色风暴云团凭空出现,瞬间封死了既定航线。

  【开始测算最优应对方案……】

  【方案A:向西绕飞120海里,燃油消耗增加11.2%,

  预计延误23分钟,安全系数99.8%。】

  【方案B:请求下降高度至8100米,从雷暴下方安全区穿越,

  燃油消耗增加4.5%,预计延误8分钟,安全系数97.3%,存在中度颠簸风险。】

  【方案C……】

  系统给出了五套方案,每一套都附有详尽的数据和风险评估。

  许泽霖的眼神专注而锐利,大脑飞速运转。

  延误时间、燃油消耗、乘客舒适度、潜在风险……所有变量在他脑中交织、碰撞。

  他的手指在屏幕上快速点击,选择了方案B,随即开始进行模拟操作。

  “模拟执行方案B,重点推演进入颠簸区后的飞机姿态控制。”

  【模拟开始。】

  屏幕上的视角瞬间切换到虚拟驾驶舱,窗外电闪雷鸣,机身开始剧烈抖动。

  许泽霖的双眼紧盯姿态仪,双手悬在空中,指尖微微颤动,仿佛正握着真实的驾驶杆。

  他的口中,正用极低的声音,快速复述着处置流程。

  “断开自动驾驶,人工介入,保持坡度,小幅度修正……”

  一次,两次,十次。

  他将这一种突发状况下的每一种应对方案,都反复推演了数十遍,直到形成肌肉记忆。

  直到系统提示【操作完美度:100%】。

  然后,他毫不犹豫地切换到下一个场景。

  “场景二:航路出现大范围火山灰,能见度低于100米。”

  “场景三:双侧发动机结冰,推力严重下降。”

  “场景四:高空风切变,强度超过设计极限。”

  ……

  窗外的夜色越来越深,宿舍里只有他敲击屏幕和低声推演的声音。

  时间,一分一秒地流逝。

  凌晨四点。

  当第十种,也是最极端的一种情况——

  “航路全线通讯失联并遭遇GPS欺骗”的模拟被他完美攻克后,许泽霖才长长地吐出一口气。

  他揉了揉有些发酸的眼睛,靠在椅背上。

  平板电脑的屏幕上,还停留在最后一次模拟结束的画面。

  幽蓝色的数据流缓缓浮现,组成一行醒目的最终提示。

  【所有已知极端风险,均已生成最优解。】

  【首飞任务,万无一失。】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