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女频 穿越重生 后宫三千太无聊,朕决定开发航母

  卯时正,天际刚被染上一层灰蒙蒙的鱼肚白。

  澄心殿的门被无声推开。

  赵高捧着崭新的龙袍脚步轻缓地走了进来。

  “陛下,该起身了。”

  夏无双在宽大的龙床上翻了个身,脑子里嗡嗡作响。

  他刚从一个噩梦中挣脱。

  梦里,他正对着CAD图纸抓狂,一个穿着紫色官袍的甲方,指着他精心绘制的奏折标准化模板,尖着嗓子要求把直角边框改成手绘的祥云纹,字体必须用小篆。

  赵高这一声轻唤,将他从项目经理的炼狱拽回了皇帝的人间。

  浑身,是散架般的酸痛。

  这种疲惫感,远超前世连续熬三个通宵赶工。

  他面无表情地坐起身,打了个哈欠,任由宫女们为他穿衣、洗漱,整个人仿佛一具被设定好程序的木偶。

  等他晃晃悠悠地踱步到启政殿时,天光已大亮,时辰逼近了辰时。

  殿内,百官垂首,分列两侧。

  黑压压的一片,鸦雀无声。

  空气里的凝重,几乎能拧出水来,比昨日更甚。

  丞相李刚,如一尊铁塔般杵在百官之首,脸色铁青,眼下的乌黑甚至比夏无双的还要深重。

  他身后几位六部尚书和御史大夫,都下意识地向他靠拢了半分,形成了一股无言的压迫感。

  这位老员工,为了今天的项目汇报,显然也熬了个通宵,还拉上了自己的团队,准备打一场硬仗。

  夏无双慢条斯理地走到龙椅前,却没坐。

  他伸出手,指尖划过椅背上冰冷僵硬的雕龙,脑子里已经开始计算人体工学的数据。

  这椅子,硌得他尾椎骨都在抗议。

  “有事早奏,无事退朝。”

  他淡漠的声音,让百官的身躯齐齐一颤,无数道视线都汇集到了李刚身上。

  李刚立刻出列,双手捧着一份厚如砖石的奏本,气势汹汹。

  “臣,有本奏。”

  “讲。”

  夏无双这才坐下,屁股挪了挪,找了个稍微不那么痛苦的角度。

  李刚清了清嗓子,声音洪亮如钟:“启奏陛下!臣昨日所议,新皇登基,当斋戒祭天!此乃祖宗之法,社稷基石!臣连夜与礼部同僚商议,已将仪程简化,只需……”

  又来了。

  夏无双听着这熟悉的腔调,额角开始不受控制地跳动。

  【项目优化方案二次提报。】

  【提报人:李刚(老顽固)。】

  【核心内容:我知道老板你不喜欢,所以我把五十页的PPT删到了三十页,但核心的形式主义内容,一个字都没改。】

  夏无双抬手。

  一个简单的动作,却带着斩断一切的决绝。

  “李相。”

  李刚慷慨激昂的陈词戛然而止,那股气憋在胸口,让他老脸涨红。

  “祭天之事,朕知道了。”

  夏无双的语气平淡得没有一丝波澜。

  “朕敬天法祖之心,不比任何人少。此事关乎国体,不急于一时,容后再议。”

  “容后……再议?”

  李刚的胡子都在抖。

  这四个字,比直接驳回更让他难受,这分明是职场里最常用的拖字诀。

  不等他组织语言反驳,夏无双的视线已经越过他,扫向了殿中所有人。

  “昨日,朕批阅奏折至深夜,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。”

  话锋转得太快,所有人都被闪了一下。

  翰林院学士苏景渊的心,猛地揪紧,又被提到了嗓子眼。

  夏无双从身边周怀安手中,随意抽出一份奏折,在手里掂了掂,然后轻轻一松手。

  “啪嗒”一声,奏折掉在御案上,发出一声闷响。

  “譬如这份,两淮盐运使的奏报,洋洋洒洒两千字,文采飞扬。朕读了三遍,才从一堆典故里抠出他是要二十万两银子修河堤。”

  “朕为此,花了一刻钟。”

  他的声音陡然沉了下去。

  “一刻钟,或许就是下游几个村子被洪水吞没的时间!”

  他顿了顿,又抽出另一份,声音骤然变冷。

  “这份,广南西路转运副使,泣血上奏,说蛮夷犯边,请求增兵三万。”

  “敌人是谁?有多少人?在哪?一概不知!”

  “通篇都在讲边民如何凄苦,将士如何忠勇,就是不说到底要怎么打。”

  “朕怎么批?派三万将士去千里之外武装游行吗?”

  “还是派个信使去问问蛮夷,劳驾,你们能不能等我们商量好了再开打?”

  殿中一片死寂。

  这些话,粗俗,直白,却像一柄柄重锤,砸碎了文官们最后的体面,让他们无法辩驳。

  队列中的张庭,头垂着,腰杆却挺得更直了。

  夏无双将奏折扔回案上。

  “朕知道各位饱读诗书,朕也无意更改祖宗传下的文章格式。”

  苏景渊等人暗中松了口气。

  “但是,效率,必须提升。”

  “传朕旨意。”

  赵高立刻上前一步,躬身听令。

  “自即日起,凡地方奏报水旱、粮价、军情、匪盗此类紧急事务,除正文外,必须在封面下,另附一页白话提要。”

  白话提要四个字,让苏景渊的脸再次煞白。

  夏无双却不给他任何插嘴的机会,继续说道:

  “提要限三百字,必须说清楚三件事。”

  “一,发生了什么。”

  “二,现在怎样了。”

  “三,要朝廷做什么。”

  “此提要,不求文采,不求对仗,只需让朕一眼看懂。若有官员提要清晰,事后查证属实,朕将优次阅批其奏本,优先处置其请奏之事!”

  优次阅批!

  这四个字,是金子!是圣旨!是所有外放官员梦寐以求的终极奖励!

  一份奏折递上去,最怕的就是石沉大海。

  现在,皇帝给了一条直达天听的绿色通道!

  这根本不是命令,这是一个巨大的、任何有抱负的官员都无法拒绝的诱惑!

  瞬间,殿中百官的气息都变了。

  几个站在后排的年轻官员,眼中迸发出灼热的精光,呼吸都急促了三分,藏在袖中的手已经攥紧。

  而那些靠舞文弄墨混日子的老臣,则面如死灰,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。

  李刚张着嘴,想说祖制,想说国体,可这两个词在优次阅批的巨大诱惑面前,显得那么苍白无力。

  谁敢反对?

  反对,就是不想让紧急军情被优先处理,就是置万千黎民于水火而不顾!

  这个帽子,他戴不起!

  高!

  实在是高!

  张庭的身体微微颤抖,他第一次从这位新皇身上,感受到了一种迥异于所有帝王的东西。

  那不是权术。

  那是一种直击本质、解决问题的,恐怖的力量。

  “此事,就这么定了。翰林院、吏部、都察院,三日内,拿出白话提要的标准格式,颁行天下。”

  夏无双的语气,不带商量。

  苏景渊与李刚对视一眼,满嘴苦涩,只能躬身领旨。

  解决了第一件事,夏无双心里舒坦了些。

  他看着下面这群神色各异的员工,又想起了另一件事。

  他的视线扫过全场,落在几位白发苍苍、脸上挂着浓重疲态的老臣身上。

  “朕看李相和几位老臣,天不亮就得往宫里赶,想必十分辛苦。”

  李刚心里一突,不知皇帝又在打什么算盘,只能躬身道:“为国效力,不敢言苦。”

  “不。”

  夏无双摆了摆手。

  “身体是社稷的根基。诸位爱卿累坏了,国事谁来操持?”

  他话锋一转。

  “如今奏报流程简化,议事效率也将提高。朕看,这早朝的时间,也可以改一改了。”

  改早朝时间?

  百官哗然,这可是三百年的老规矩!

  “朕意,自明日起,早朝由卯时改为辰时正。”

  “如此,众卿能多睡一个时辰,养足精神,才能更好地为朕分忧。”

  理由冠冕堂皇,充满了对老员工的人文关怀。

  “陛下圣明!陛下仁德啊!”

  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嗓子,紧接着,殿下呼啦啦跪倒一片,山呼万岁的声音里,竟带上了几分真情实感的哽咽。

  谁不想多睡一个时辰!

  尤其是那些家住城西,每天鸡鸣就得爬起来的老臣,此刻激动得老泪纵横,恨不得给皇帝磕穿地砖。

  礼部一位姓钱的老侍郎,年近七十,此刻跪在地上,只觉得一股暖流涌上眼眶,差点当场哭出声来。

  李刚,彻底傻了。

  他准备了一整晚的经义典故,准备跟皇帝大战三百回合。

  结果,皇帝根本不按套路出牌。

  先用一个无法拒绝的优次阅批,强推了新政。

  现在又用一个体恤朝臣的蜜饰之患,改了三百年的祖制。

  他想反对?

  怎么反对?说“陛下您不能对我们这么好,我们情愿受苦”?

  那不是忠臣,那是傻子!

  他只能憋着一肚子气,跟着众人跪下谢恩,但心中警铃大作。

  这位新皇,先是雷霆立威,再是温情收心。

  一打一拉,看似随性,实则步步为营!

  他不是在改规矩,他是在拆自己的台,是在瓦解老臣集团的威信,是在不动声色地培植他自己的势力!

  此子,心机深不可测!

  【项目:考勤制度优化。】

  【方案:以人文关怀为切入点,调整工作时间。】

  【结果:全员零阻力支持,达成目标。完美。】

  夏无双心里给自己点了个赞,完全无视了李刚那复杂的表情。

  “另外,为方便众卿,再传两道旨意。”

  “其一,命京兆府,每日辰时前,清空各条主干道,严禁摊贩占道,保证官员车马畅通。”

  “其二,命工部,于皇城附近择地,修建近京驿馆,专供品阶较低或外地来京述职的官员临时居住。”

  这两道旨意下来,整个启政殿,彻底安静了。

  如果说之前的改革是震惊,那这两道旨意,就是让他们感到了……茫然。

  皇帝,居然会关心堵车和住宿这种小事?

  这不都是下面小吏干的活吗?

  可偏偏,这两件事,又精准地戳中了所有人的痛点。

  京城拥堵,早朝迟至,是家常便饭。

  外地同僚来京,露宿街头,更是常有之事。

  这位陛下……他到底是什么人?

  他似乎完全不关心礼法威仪,却对提高整个系统运行效率的每一个细节,都了如指掌。

  【优化工作流程,必须同步优化后勤保障。这是项目管理101。】

  夏无双从那张硌人的龙椅上站起。

  “自今日起,每旬三朝。”

  “议事完毕。”

  “退朝。”

  夏无双转身离去,不带走一片云彩。

  百官跪送后起身,整个大殿的氛围却和往日截然不同。

  以往是死气沉沉,各自散去。

  今日,却像一锅烧开的水,瞬间沸腾起来。

  几个年轻官员立刻围住了张庭,脸上是掩饰不住的兴奋。

  “张大人!陛下此举,真乃我等福音!下官这就回去,把我那几个积压的案子,都写成提要!”

  张庭看着他们,沉声提醒:“莫要忘了,陛下说的是事后查证属实,切不可弄虚作假。”

  而在另一边,李刚拂袖走出大殿,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。

  几位心腹老臣跟在他身后,也是一脸忧色。

  “相爷,这……这可如何是好?陛下这般做法,是把祖宗的体面都丢了啊!”户部尚书忧心忡忡。

  李刚猛地停下脚步,回头冷冷地看了他一眼。

  “体面?现在是体面的问题吗?”

  他压低了声音,一字一顿。

  “是根基!陛下在刨我们的根基!”

  众人心中一凛。

  李刚的视线,越过人群,落在了被众星捧月般的张庭身上。

  他对着身旁最信任的门生,吏部侍郎王谦,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吩咐。

  “盯住张庭。”

  “还有那个白话提要的格式,翰林院那边一有草稿,立刻给老夫弄一份过来。”

  王谦心领神会,躬身应是。

  李刚冷哼一声,转过身,宽大的官袍在风中划出一道生硬的弧线。

  “老夫倒要看看,这三百字的提要,能玩出什么花样来!”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